中國教育在線
中國教育在線
高三復習備考階段,如何保持良好心態、提高復習效率?
2023-05-09
掌上高考
作者:
關注掌上高考
?

溫馨提示:雙一流大學2023年錄取分數線匯總,點擊此處下載,來看看你能上哪些大學!

  高三復習備考,保持良好心態非常重要,多學一點兒心理學知識,巧用心理效應有助于培養陽光心態,提高復習效果。那如何才能保持良好的備考心態呢?相信這5種心理效應會對考生有幫助。各位老師家長,快為考生收藏吧!

  聚光燈效應

  當年我們讀高中時,打開水都要去鍋爐房。我們男生宿舍位于女生樓和鍋爐房之間,處在女生去打開水的必經之路上。每當有落單的女生提著熱水壺經過,許多男生就愛起哄。

  他們順著女生的步伐,齊聲高叫“一二一、一二一”。叫著叫著,女生的臉蛋就紅了,腳步就亂了,甚至有女生因此摔破了熱水瓶,或者當眾摔了跤。大庭廣眾之下,所有眼睛都盯著你的時候,要做到淡定從容、若無其事確實很難。

 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聚光燈效應。人在聚光燈下,所有的缺點都被放大,會讓人渾身不自在。但是有些缺點,卻不是短期內可以快速改變的。

  高三學生就如同生活在聚光燈下,老師家長、親朋好友,都會自覺不自覺地關注學生的成績,都會有意無意地打聽學生的名次,都會以“我是為你好”為理由對學生評頭品足、指指點點。要想心里不亂,真的很難。

  應對策略

  有必要對那些擾亂復習備考心態的事情建立一套有效的過濾機制。

  比如在對方找你談話時,你可以迎著對方的目光在心里默默地從一開始數數,或者找機會勇敢地以書面的方式跟對方坦誠交流,還可以請其他人委婉地轉告你的感受與希望。

  穿針效應

  有很多事情,你的目的性越強,越在乎結果,越想把它做好,偏偏就越容易出問題。

  比如在給小小的縫衣針穿線的時候,你越是期望順利,結果往往就越不順利。這就是穿針效應,也叫目的顫抖。

  譬如,如果你總盯著某個字看,你會覺得越看越不像,越看越沒把握,甚至你會產生查字典來驗證的沖動。越想發好球,手就越容易顫抖;越想走好鋼絲,腳就越容易顫抖,類似的例子舉不勝舉。

  高考還沒到,許多學生就在關心高考結果。要么經常做白日夢,幻想高考順利就會如何如何,結果越想越遠,情緒過于興奮,久久難以平復,進而影響復習;要么經常做噩夢,想著高考不順利后果會怎樣怎樣,結果越想越慘,越想越害怕,同樣影響復習備考。

  情緒這樣大起大落,精力被這樣無端虛耗,確實很不值。

  應對策略

  應盡全力保持平常心,盡可能撇去功利心,將注意力從關注考試結果轉變到關注學習過程上來,讓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到具體的解題步驟或掌握具體的學科知識上來,讓自己的時間、精力、注意力全部沉浸到具體實在的學習事務中來。

  嗑瓜子效應

  人們在吃瓜子的時候,一旦吃了第一顆,接著就會吃第二顆、第三顆……一直停不下來。即使中途有其他什么事情耽誤了,比如拿東西,去洗手間,等等,但回到座位上后,還會繼續吃瓜子,不需要他人提醒和督促。這就是嗑瓜子效應。

  為什么會這樣?其中的奧妙,就在于你把得到一堆可口且營養豐富的瓜子仁這個大目標,細化成了可得到及時反饋和獎勵的小目標,每嗑一顆瓜子就得到一粒瓜子仁,就完成了一個小目標,就馬上有獲得感。

  假如讓你嗑開瓜子不能吃,瓜子仁要留下來,嗑了一定的時間后再一次性吃完,你肯定會感到無趣。

  高三復習備考中,許多學生都曾有過“三分鐘熱情”的時候,都曾多次下決心要努力奮斗,但為什么老是堅持不了多久?很大的原因,就是正面的反饋與收獲沒及時跟上。

  眼下各種測驗和模擬考試愈加頻繁,有些學校甚至會每周一考。由于每次考試的知識點分布并不相同,學生最近的復習,很可能不會直接體現在當次的考試分數上,不會直接體現在當次的成績名次上。

  碰到這種情況,有些學生可能就會悲觀泄氣,覺得復習效果不佳,或者懷疑自己復習不對路。

  應對策略

  可以把學習任務分解,把大的學習目標分解為一個一個的小任務,每完成一個小任務,都及時給予鼓勵,讓自己感受到學習的甜頭。

  即使老師和家長沒發現,即使分數與排名沒體現,也要自己肯定、表揚、鼓勵自己。

  請大家把注意的重點轉移到考點上來,轉變到題型上來。把一個一個知識點搞定,把一種一種題型搞定,就像是一個一個網眼地在編織天羅地網。

  當大網織成,所有的“獵物”自然都無法從網中逃脫。復習如春日之苗,不見其長而日日增。念念不忘,必有回響。

  應激效應

  雖然花生米里有花生油,但我們不能直接用花生米當油來炒菜,應該先把油榨出來才行。

  安全急救領域有一個技法叫心肺復蘇。在影視劇中,我們經??吹綋尵热藛T為突然發病、心臟驟停的患者實施心肺復蘇的場景,搶救人員以手按壓患者的心臟部位,有時還會對病人實施電擊療法。無論是按壓還是電擊,都是以強烈的刺激來喚醒生命。這就是應激效應。

  有位高三的班主任,為了激發班上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、主動性,幾乎絞盡了腦汁,但那學生依然不為所動。班主任氣急敗壞,就使用激將法:“看你整天吊兒郎當的樣子,這樣下去如果能考到本科,我就從教學樓上跳下去……”這名學生當即回應:“沒考上本科,我誓不為人!”

  從此以后,他每天就像換了個人似的,天天泡在書山題海中,不懂就問,懂了就背,每天都有新變化,每天都有新收獲,成績也噌噌地往上漲。

  最后,高考揭曉,他考上了本科院校。拿到錄取通知書后他第一個電話,就是打給曾經“侮辱”過他的班主任,對老師說:“謝謝您的激將法拯救了我?!?/p>

  應對策略

  不對自己狠一點兒,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。建議考生把時間切分為若干小塊,每一個小塊設定具體的學習任務,比如每天背10個成語。

  要勇敢地對自己說:不完成任務誓不罷休,想著放棄就是孬種。這樣激勵自己,自然會有滿滿的斗志。

  羅森塔爾效應

 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:他來到某校一間教室隨便地看一看,然后在學生名單上圈了幾個名字,告訴老師,這幾個圈出來的學生稟賦異常,學習潛力非常大,值得重點關注、好好培養。最后,那幾個被教授隨機選出的學生,真的成了班上的佼佼者。

  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,也就是積極的心理暗示。

  某次考試,張三同學考得很好,班主任讓他在班會上介紹經驗。他說:“考得好,是因為考前洗了頭?!睆目茖W的角度看,考得好跟洗頭當然沒有什么本質的必然的關聯。但張三同學每次考前都堅持洗頭,每次洗頭之后都是自信滿滿,考得也好,這也是積極的心理暗示的力量。

  應對策略

  可以用語言進行心理暗示,每天說幾句積極樂觀的話,盡可能簡短有力,帶著情感。

  比如“我一定能做到”“我是最棒的”“我是潛力股”,這些話最好能大聲喊出來,也可以用行為進行心理暗示。

  比如高舉拳頭喊口號,步履鏗鏘地行走,對著鏡子為自己點贊;還可通過環境布置來進行心理暗示,比如在房間里掛上自己心儀的大學的海報,在墻上貼上勵志的文字,多用暖色調的物品,擺放自己喜歡的玩具,這些做法對形成積極的應考心態都有幫助。

  本文來源:中國教育報2023年4月7日第7版

  作者:劉京平,單位系江西省宜春中學

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站注明“稿件來源:中國教育在線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本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中國教育在線”,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
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。

推薦高校

    推薦學校

    中職院校
    相關新聞
    老熟妇乱子伦中文观看@国产免费欧美日亚乱码@2B哥哥综合影院@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@亚洲国产人物在线观看